前段时间,油价猛涨,这让燃油车主们感受到了又一次暴击,Ellen就是其中一员。
Ellen想着手换一辆电动车,但是“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”的新闻依旧历历在目,对此他很纠结。
虽然在动力、使用成本等方面电动车已经远远跑在了燃油车前边,随着续航超过1000km的车型陆续推出,续航问题也早已不是最大的短板,但充电慢、充电难问题依旧是电动车消费者心中最难以言说的痛。
“燃油车的时代终将过去,未来必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”,这一点虽然毋庸置疑,但很多人不免发出疑问:
电动车究竟何时才能取代燃油车呢?电动车充电慢的问题究竟何时才能得到解决呢?
最近这些问题似乎有了答案。
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外热闹,比亚迪、长城、吉利等传统汽车巨头等相继开始布局800V高压平台,造车新势力“蔚小理”也紧随其后,车企们在超级快充这一赛道上展开了一场“新军备竞赛”,就连华为也发布了高压平台解决方案。800V高压充电平台来了!“充电5分钟,续航200km”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让Ellen两难的问题解决了。
这个800V高压平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为什么引得各大国产品牌们纷纷入局?它会成为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最后一个门槛吗?
充电领域格局:三分天下
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,截至2021年底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3.4%。这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密切相关,但核心原因还是产品性能以及续航里程的提升。
可以说,电动车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过度,如何从1裂变到100呢?
答案就是解决充电焦虑。
目前对于充电焦虑的主流解决方案有三种:换电、大电流和高电压。
各大车企对于充电方案的选择可以说是“萝卜白菜,各有所爱”。
- 换电技术
换电技术曾经是蔚来汽车的一大核心卖点,换电池只需要5-10分钟的时间,与动辄一个小时的充电时间相比,速度更快,体验更好。
但弊端也很明显——成本居高不下,很难实现盈利。此外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的新趋势是采用底盘和电池一体化技术,可以增加续航,减轻重量,这一技术若得到普及,换电技术将再无用武之地。蔚来近期表示将于2024年推出800V高压平台,可以说是及时止损了。
- 大电流和高电压
根据物理公式P(功率)=U(电压)*I(电流)可以看出,提高充电功率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:高电压和大电流。
大电流领域的主流玩家是特斯拉,目前第三代超级快充电流可达到640A,可实现实现15分钟续航250km。这个充电效率,在行业里算是领先的。
在高电压领域,第一个吃螃蟹的是2019年上市的保时捷Taycan;比亚迪是国内较早布局相关技术的厂商,在去年发布了全新概念车型ecean-X,采用的e平台3.0搭载800V超充平台,可达到充电5分钟续航150km的快充标准;小鹏近期推出了G9,在超充状态下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,续航200公里。除此之外,广汽埃安、极狐、岚图、吉利、长安等众多国产汽车品牌纷纷开始在高压快充领域布局。
除了车企外,华为也十分看好这一领域,在去年发布了全栈高压解决方案,能够为车企提供菜单式服务,支撑高压平台车型落地。
800V高压平台正在风口上
纵观快充领域,发现800V高压快充真的是大势所趋,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高压快充,那么高压快充平台究竟是凭借什么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呢?
- 降低热管理难度
大电流充电存在明显的缺点,因为电流的提升将大幅增加充电过程中的产生热量,对电池的散热要求很高,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危险,而提高电压就从根源上避免了热量过高的问题。
- 提升续航里程
电压升高,如果不提升功率的话,电流将降低,可以有效降低热损耗,进而提升汽车续航里程。以奥迪PPE 800V电压平台为例,与之前的400V电压平台相比,续航里程增加了10%。
- 降低整车成本
为了承受较大电流,电动车的高压线束往往需要采用截面积较大的线束,随着电流下降,线束的截面积可以相应减小,此举不仅降低了线束成本还减轻了整车重量。
在大幅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,高压快充还能兼顾上述优点,可以称得上是目前快充领域的最优解决方案。如果高压快充得以大规模普及,电动车车主们的充电焦虑将不复存在,届时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最后一个门槛也将被突破。
在国内市场,高压平台车型自2021年逐步上市,目前,部分搭载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量产,其中吉利推出的极氪001距离全年交付7万台的目标已近在咫尺。
公开资料显示,11月19日,极氪智能科技宣布极氪001累计交付量突破6万台。
根据民生证券预测,到2025年,我国搭载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00万辆,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%,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800V高压平台前景虽好,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,距离实现大规模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- 安全问题堪忧
显而易见,在800V高压平台下,触电和漏电都会造成严重后果。想象你坐在车里,在充电时身后不到一米的距离存在着高达800V的电压,要达到怎么的安全水准才能让消费者放心。可想而知,车企的安全技术又将面临一座大山。
- 关键零部件,我国被“卡脖子”
碳化硅领域长期被日本和德国掌握,使得碳化硅零部件的价格高昂,虽然国内厂商已经着手开始布局,但离真正实现自处可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除了以上共性的问题之外,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,部分企业还面临更多困难。比亚迪虽然目前可达到充电5分钟续航150km的快充标准,但受制于刀片电池的路线,能量密度较低,未来充电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难度较大;而蔚来受制于之前在换电领域的巨大投入,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,虽然已着手在高压快充领域布局,但高压快充技术的积累较弱,目前处于劣势地位。
高压快充趋势为充电桩发展带来新机遇
充电桩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石,充电桩之于电动车,就好比加油站之于燃油车。目前搭载800V高压充电平台的车型已进入量产阶段,俗话说“好马配好鞍”,高压充电技术必然需要匹配相应的超级充电桩。
充电桩的主流商业模式有两种:运营商主导模式和车企主导模式:
运营商主导模式在现阶段更为普遍,运营商行业集中度较高,前十家市占率达到89%,前三家企业星星充电、特来电和国家电网市占率超过60%,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将在超充桩的部署上占得先机。高压快充技术彻底解决了电动车“充电慢”的痛点,在未来有可能带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,这将推动头部企业盈利拐点的加速到来。
车企除了与运营商合作部署充电网络外,也在积极自建充电网络。小鹏在充电业务布局超前,早在2018年就已经有第一批超充站投入运营,蔚来在超充领域也没有停滞不前,截止目前,蔚来全国范围内布局超充站超过1100个;除了造车新势力外,传统汽车汽车对于快充网络的布局也不断加码,去年广汽独立建设100个充电桩,预计到2025年,将会在全国建设2000座超充站。
虽然超充桩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,但我们必须承认,目前超级充电桩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,距离实现“快充自由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其实不只是超级充电桩,我国整体充电网络建设都落后于时代的脚步。截止2021年底,我国公共和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之和为261.7万台,车桩比仅为3:1,充电桩的短缺依然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。
所以电动汽车800V高压平台要想实现大规模普及,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时间的积累,还需要车企、电池企业、电网企业、充电桩运营商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。
结语
高压快充风头正盛,800V高压充电平台的出现让“充电5分钟,续航200km”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。但新事物从问世到普及往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电压的提高,安全技术又将面临一座大山,诸多零部件需要重新开发设计,高压充电网络的建设需要从0到1一步步规划。
但就像快充极大促进了手机的发展,高压充电平台的落地也定会带来电动车行业的蓬勃发展。
当电压平台升高的量变,使电动车的便利性达到了媲美燃油车的质变,那么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那一天还会远吗?
到那时,Ellen们便再也不用纠结苦恼。